时间:2023-12-17 05:01:00来源:企业管理智库
有人认为自己或许能力不够,但是只要具备普通标准的能力,就能成功。为什么能够成功?因为“无论如何非成功不可”,不断地深思,愿望就能成真。
——稻盛和夫
我想,我们人释放能量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一心一意,思索再思索。这个道理恐怕从前的人也都知道。
在投入一项工作时,要发挥百分之百的能量,就必须保持一种极度认真的精神状态。研究进展不顺利,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变化,心灵就会动摇。“做这么看似愚蠢的事情真的对吗?干部们都不理解啊!”“最近老是很晚回家,回到家里老婆又要发火了。”一想到这些事,内心就会游移迷茫。在这种时候,就要对自己说:“想什么呢?不可沮丧,不能让负面情绪干扰自己。”由自己的意志来保持极度认真的精神状态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不管环境变得如何严峻,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,都要用坚强的意志来掌控自己的心灵,全身心投入工作。
我认为,持续这个过程,是达至成功重要的条件。当事人在成为研究者、技术员之前,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格。这是因为人在用心灵对事物做出判断时,当事人的个性、人品会直接反映出来。性格粗犷的人会暴露出粗犷的一面,导致他判断失误。正因为如此,首先应该教育他,让他养成客观公正判断事物所需要的品格。同时,还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,对研究项目具备非成功不可的强烈愿望和坚定意志。
自己具备这样的品性和意志,加上公司干部们某种程度的理解,那么即使是人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课题,也应该能够做成。有人认为自己或许能力不够,但是只要具备普通标准的能力,就能成功。为什么能够成功?因为“无论如何非成功不可”,不断地深思,愿望就能成真。
不断地深思熟虑,会发生什么现象呢?就是思考的事物会进入潜意识。这是我经常对公司员工说的。
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,这个潜意识同显意识是两回事,潜意识平时不会启动且容量巨大。用IC的术语表述就是,比较我们平常使用的显意识的比特数,潜意识具备大大超过显意识容量的比特数。换句话说,在神灵赋予我们的能力中,我们意识到从而使用部分其实非常之少,而平时不加使用的潜意识部分具备巨大的容量。
作为证据,我想大家听到过这样的事情。当某人从山崖跌落,迎来死亡或者经历濒死体验的时候,过去的记忆会像走马灯那样在脑海中呈现。
在那一瞬间,不是显意识,而是积蓄在潜意识中的记忆,以飞快的速度在脑海中闪过。
虽然我们意识不到,但是我们深思熟虑的东西,都会进入潜意识之中。潜意识犹如一个容量巨大的仓库。当深思熟虑的程度达到启动潜意识的阶段时,会发生什么现象呢?例如,早上醒来或者在做别的完全不相干的事时,会突然出现灵感。也就是说,尽管在考虑与该问题毫不相干的其他事情,但忽然会有新鲜的点子涌来:“啊!原来如此,这么做可能就行!”为了让这样的灵感、点子不断冒出来,就必须学会运用潜意识。
潜意识具备超越我们想象的巨大力量。比如,想做某件事,但当时还缺乏这方面的能力。“如果有这项技术,就可以攻克这道难关。有没有哪位学者能够教给我们呢?”这么想的时候,忽然会想到:“可以去拜访学生时代认识的那位老师,就可以拓展思路。”就是说,弥补自己能力的创意会冒出来。
所有的研究都不能光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,必须借助别人的能力和智慧。(转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