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2-21 05:01:00来源:企业管理智库
中年以后的男人,时常会觉得孤独,因为他一睁开眼睛,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
——张爱玲《半生缘》
某个时期,某个社会,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,只要中年人不荒唐,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。
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,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,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。
忘记中年可能是人生最惨重的损失。
中年人不懂得自立,是悲剧
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,又是对青年的告别。
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,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,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。
在中年,青涩的生命之果变得如此丰满,喧闹的人生搏斗沉淀成雍容华贵,沉重的社会责任已经溶解为日常的生活情态。
然而,到了该自立的年岁还不知道精神上的自立,这是中国很多中年人的共同悲剧。
天天期待着上级的指示、群众的意见、家人的说法,然后才能跨出每一步——这是尚未精神断奶的标志。
最可怕的是,谁也没有断奶,而社会上又没有那么多上好的乳汁,因此开始了对各种伪劣饮料的集体吮吸。
在一片响亮而整齐的吮吸声上面,是那些爬满皱纹却还未苍老的脸。
中年人,要在精神上断奶
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。
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、兄长、老师的某种依赖,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;
对于领导和组织,似乎更贴近了,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,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;
因此,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,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。
于是,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。
中年人的坚守,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,而人格难以言表,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。
他们知道,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,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,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。
于是,在中年人眼前,大批的对峙消解了,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,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,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。
中年人,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
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。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。
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,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。
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,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,他永远生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,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。
明明一个大男人却不能对任何稍稍大一点的问题作出决定,频频找领导倾诉衷肠,出了什么事情又逃得远远的,不敢负一点责任。
在家里,他们训斥孩子就像顽童吵架,没有一点身为人父的慈爱和庄重;
对妻子,他们也会轻易地倾泄出自己的精神垃圾来酿造痛苦,全然忘却自己是这座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情感楼宇的顶梁柱。
甚至对年迈的父母,他们也会赌气怄气,极不公平地伤害着生命传代系统中已经走向衰弱的身影。
这也算中年人吗?
中年人最容易犯的毛病,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自己的老年。
如今天天节衣缩食、不苟言笑、忍气吞声,都是在争取着一个有尊严、有资财、有自由的老年。
但是,我们无数次看到了,一个窝囊的中年抵达不到一个欢快的老年。这正像江河,一个浑浊的上段不可能带来一个清澈的下段。
习惯了郁闷的,只能延续郁闷;习惯了卑琐的,只能保持卑琐。
而且,由于暮色苍茫间的体力不支、友朋散失,郁闷只能更加郁闷,卑琐只能更加卑琐。
只有在中年树起独立的桅杆,扬起高高的白帆,唱出响亮的歌声,才会有好风为你鼓劲,群鸥为你引路,找到一个个都在欢迎你的安静港湾,供你细细选择。(转自网络)
下一篇:一个领导者的过人之处